重度近视与黄斑部病变密切相关,现在台湾近视的人口不断增加,也造就了雷射手术的商机,许多人都一窝蜂地的前往进行近视雷射手术,希望可以摆脱眼镜的困扰。然而有的人抱怨做完昂贵的手术竟然没有效果,有的人过了数年度数又恢复了,究竟是为什么呢?新竹国泰综合医院眼科主任陈莹山医师,来帮我们解答疑惑。
度数越深,雷射手术风险越高
陈莹山医师表示度数深的病患眼球直径也会跟着变大,就如同面粉加入发粉后,会膨胀成为面包的过程。因此眼球的壁也因此变薄。
两难就在于,度数越深要进行近视雷射手术就需要雷射得越深。但是眼球壁本身已经变薄,又需要雷射的越深的情形下,很可能壁的厚度就会因此不够。
此外,雷射手术是一种屈光手术,其实他没有真正改变我们近视的状况,而是透过雷射削除部分角膜,把角膜造成类似眼镜的效果。因此并不是真正进行治疗,但是并没有从根本进行雷射,因此黄斑部病变的机率并不会因为从事近视雷射手术而降低。
有的病人甚至高达3600度
陈莹山医师表示他有一名患者做近视雷射手术时近视达800度,但数年后来找他求诊时,度数已经恢复成800度了,几乎等于白花钱了。
还有一名患者度数高达2400度,也表示曾在1600度时做过近视雷射手术。也就是说高达3600度。
近视的机制在于角膜有4000度可以形成,而水晶体也有2000度可以形成。所以即使针对角膜进行近视雷射手术,水晶体也仍然会不断膨胀,造成手术后近视仍然不断恶化。
台湾「高度近视」的定义未跟上国际潮流。
不过国外已经把高度近视的定义定为500。但台湾目前仍维持800度,掩盖了真实高度近视的程度。近视800度以上又称为「病理性近视」,这种近视状况下,眼球老化程度,远大于年纪较大但没有近视的人。因此青光眼、白内障与黄斑部病变当然就层出不穷了。
陈莹山医师提醒大家,减少3C使用,多吃绿色蔬菜,才是眼睛防护的根本。